本報記者 李超 李潤文《中國青年報》(2015年01月02日03版)
  “進社區難”一直是江蘇無錫公益人士孫昌華的苦惱。2011年,他發起了公益項目“玩具漂流”,把居民家中不要的舊玩具收集在一起,消毒後再“流轉”到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手中。
  看似美好的設想卻讓孫昌華吃了不少“閉門羹”,很多社區儘管沒有當面拒絕他,告訴他有機會再通知,但之後再無音信。
  2014年,借助團無錫市委的“千團結對千社區(村)”活動,孫昌華在9月辦起第一場活動,短短幾小時內收到幾百件玩具,還有70多公斤重的書籍。不久,無錫市傳承愛公益服務中心在民政局正式註冊,也成為無錫新區碩放街道的青年工作共建委員會(以下簡稱“共建委”)的成員單位。
  “玩具漂流”成了團組織的“合作伙伴”,孫昌華也開始“自由無阻”地出入社區開展活動。如今,他已走進60多個社區,開展了100多場活動,光是無錫新區就有1655個家庭參與。
  孫昌華領導的社會組織能夠發展壯大,得益於團無錫市委推進的區域化團建工作。近年來,團無錫市委始終堅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一手抓工作力量的區域統籌使用,引條入塊、引城入鄉,把市縣兩級的資源加強和配備到基層;一手抓各類工作力量的拓展與融合,條塊整合,源源不斷地將工作對象變為工作力量。
  “引城入鄉”服務青年
  無錫江陰臨港開發區於門村團總支書記薛騰龍是大學生村官,他所在的村常住人口6500多人,外來流動人口有4500多人。整個村的團幹部就薛騰龍一人。2012年,村裡啟動“希望來吧”項目,他感覺有些“力不從心”,村裡資源單一、人手緊張,服務只能停留在開展日常作業輔導、生活小常識等講座,效果一般。
  局面很快改變。2014年,臨港開發區團工委籌建了共建委,把區域內的單位召集在一起,聯合搞活動。
  無錫臨港開發區團工委工作人員陳健說,他們在共建委中引入“理事單位”。比如,理事單位利港電廠、邊檢二中隊加入共建行列。結對單位帶來了人才、資金,實現了社區團幹部、共建單位、社工、志願者、自組織骨幹5支工作力量大軍的“大會師”。
  臨港開發區團工委牽頭繪製了“資源地圖”和“團建項目菜單”,羅列出區域內的場地資源、人才資源,供基層團組織“點單”。
  薛騰龍根據地圖和菜單為“希望來吧”選擇了軍營體驗,還有共建單位送來了拓展課程服務。另外,青商會資助了20個大學生帶薪公益崗位,贈送價值3000元的學習用品。
  這是薛騰龍之前沒有想到的,“區域化團建最受益的是基層的團組織和基層的青少年”。
  “條塊整合”聯動協作
  區域化團建讓無錫市衛生局團委書記蔣慧娟找到了條線團組織為青年服務的抓手。
  衛生局掌握的大多是公共衛生資源,在無錫,公共衛生資源主要集中在南長區、濱湖區,而在一些老城區內,居民集中,但設施老舊,老百姓對公共衛生的需求很大。
  從2014年開始,衛生局團委與崇安區上馬墩街道團工委成為共建團組織。蔣慧娟說,夏日無錫持續高溫,上馬墩地區頻現遭遺棄的犬貓傷人事件,受害者常是兒童和老年人,老百姓急需瞭解關於動物咬傷的相關知識。
  在市衛生局團委組織下,從事衛生工作的青年骨幹為小朋友和家長開展了有關狂犬病預防以及毒品知識的講座。講課的青年骨幹備課內容緊貼生活,有大量生動案例,枯燥的醫學問題也變得生動有趣。每次活動結束,總有人問下次活動什麼時候開始。
  蔣慧娟感慨道:“我們的工作發生很大改變,工作區域由封閉變開放,社會服務從不定期走向經常性,從被動需求、被動參與走向主動融入、參與共建。”
  “街道、鎮有豐富的陣地、組織資源,還有我們需要服務的對象。”無錫市廣電集團團委副書記任樹倩說,他們擁有一大批創意策劃和活動組織的青年骨幹,“與街道找到了彼此工作的切入點,才能同頻共振。”
  公益活動“我是你的眼”是為盲人講電影的公益活動,從2008年開始依靠網友組織,沒有固定的地點,沒有穩定的志願者,沒有充足的資金來源。2012年,該項目升級,由團崇安區委協調提供活動的影院,由廣電集團團委組織主持人志願者專業講解。兩年多來,活動開展近20場。
  團無錫市委副書記俞政業說,2012年以來,團無錫市委積極實施品牌、資源、骨幹進基層,要求條線團組織和團幹部到基層“雙報到”,開展結對共建工作。
  2014年,團無錫市委出台保障機制,一方麵條線工作考核與共建單位的年終述職和青年滿意度測評共同開展。另一方面是,條線單位爭創團內榮譽要經過共建的街道團組織同意,否則一票否決。
  為青年提供更多“美味佳餚”
  2011年9月,30歲的趙瑋和10個好友共同發起成立“夢想青創”,就是想“搭建創業實踐綜合體,培養創業永久合伙人”。他們租了70多平方米的辦公場所,幾人掏了近200萬元。
  團濱湖區委找到江南大學團委,雙方商議後決定聯合扶持“夢想青創”。團濱湖區委書記袁祿來說,最初與“夢想青創”接觸時,團區委幫助剛創辦不久的“夢想青創”完善章程辦理手續,讓他們在民政局正式註冊。“夢想青創”還被團無錫市委授予無錫市大學生就業創業實訓基地,團市委幹部作為創業、就業導師常來此培訓。
  目前,項目已為200多名大學生提供機會,向7個創業團隊提供100多萬元資金,扶持40多人創業。江南大學2014級5000名新生中,有1000多人報名加入該項目。
  “夢想青創”的成功讓江南大學團委與團濱湖區委嘗到甜頭,從此,這兩家“級別”不對等、往來不多的團組織合作也一發不可收。比如,團濱湖區委發揮塊面優勢,僅在大學生暑期見習方面,3年來就為江南大學學生提供來自黨政機關、規模以上企業的“高大上”崗位2000餘個。
  “聯辦公益活動是區域化團建的重要動力。”團無錫市委基層工作部部長劉堯說,“夢想青創”是區域化團建的產物,在服務大學生過程中,“夢想青創”也不斷發展壯大。
  除了條塊共建、體制內外共建,團無錫市委還推動網上網下共建。近年來,無錫依托地方門戶網站,先後在13家網站中建立團工委,團結凝聚網絡社團1700餘家,其中917家建立了團支部。
  團無錫市委相關負責人說,有些單位經費足經驗少,有些單位人多經費少,把它們整合起來資源共享。就像廚師做一桌菜,現在整合起來,做的菜品種多了,味道也更鮮美。
  這位負責人說:“原來單打獨鬥,現在是統一品牌,組織進一步呈現扁平化趨勢,工作項目的創新更加活躍、更有實效,這也為我們進一步深化服務型團組織建設增強了底氣。”  (原標題:區域化團建聯動協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j73sjvyf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