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麥田裡往來穿梭的機械設備
收割機收割後直接打出的麥粒

自動化澆灌設備
李秀芳為飛機預留的跑道
被廢棄的抽水管
大荔縣的冬棗大棚
  來源:央視財經
  【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土地流轉政策優化農業生產格局。】渭南夏收接近尾聲,豐收幾成定局。土地流轉政策深入,改變當地靠天吃飯的農業格局,農田水利設施和農業機械化大規模投入有效保障農業豐收。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生產,不斷探索農民致富出路,現代化設備和規模化生產為糧食安全保駕護航。
  眼下又到了夏收季節,從南到北各地陸續開鐮。陝西是中國的產糧大省,歷史上,適合糧食種植的八百裡秦川也一直是陝西人的驕傲。2013年,陝西省雖然遭遇嚴重的乾旱,但糧食產量仍然達到243億斤,實現連續10年的糧食豐收。但今年年初,陝西關中的中東部地區遭受旱災,往年糧食產量占陝西六分之一的渭南市,農作物受災面積高達11.9萬公頃,那麼,渭南今年的夏糧還能實現豐收嗎?
  土地流轉改變農業生產模式 機械自動化成農戶首選
  在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的一片黃河灘地上,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看到,各種大型機械不斷往來穿梭,大型收割機不斷吞下一片片麥穗。很快,成熟的麥粒就堆放在田間地頭,由於是機械化聯合作業,就連麥稈也很快被打成四四方方的形狀,一個個散佈在麥田裡,收穫的喜悅就這樣充滿每一塊麥田。
  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種糧大戶郝明漟 :今年是會增產還是會增產,今年前季雨水很勤,這個每畝地在1000斤到1200斤,還有打1300斤的。
  郝明漟,是渭南市的一個種糧大戶,他今年承包了2000畝黃河灘種麥子,雖然夏收是一年中最忙的時節,但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也註意到,由於雇佣了大量現代化的農機進行收割,因此,他的工作也只是開著車四處巡視正在收割的麥田,偶爾打打電話,聯繫下車輛,沒事的時候在車裡聽聽音樂,顯得很是輕鬆。
  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種糧大戶郝明漟:總共這個黃河灘是38萬畝土地,有20萬畝小麥面積,現在我估計得收了有十幾萬畝了,現在是短平快,一天就結束,連種帶收,農民一天就結束了。
  郝明漟告訴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他今年承包的2000畝地,平均畝產達到1000斤,總收入達到236萬元,扣除上半年的土地租金、以及種子化肥等投入後,估計能賺100萬左右,如果下半年秋糧不出大的意外的話,他今年能賺200萬元左右。而在今年年初碰到大旱的情況下,能夠獲得豐收,他也認為,這和自己的水利投入是分不開的。
  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種糧大戶郝明漟:自己打井,就是打對口抽。我們自己噴灌。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打一口井多少錢
  郝明漟:打一口井 1000多元,我們這十幾米就打出來水了。
  郝明漟告訴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為了保障糧食豐收,他每100畝耕地就打1口井,這樣算下來雖然會花掉20多萬元,但打井的投入只相當於1年凈利潤的10%,並且從第二年起灌溉就幾乎沒有成本。他說,自己敢於對農田水利進行大資金投入,是因為土地流轉政策改變了以往的農業生產模式。在以前,一家一戶的農民由於擁有很少的土地,經濟產出很少,因此,打井搞農田水利建設就顯得不划算,也沒有人願意投入,望天收也成了不少農民的選擇。但現在,通過土地流轉,使得大面積的集約化經營稱為可能,為了獲得更多的糧食和收益,幾乎所有的種糧大戶都願意拿出一部分利潤進行長遠的佈局,而這也能更有效的保障糧食生產。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你感覺這個變化大嗎?
  郝明漟:肯定大嘛。
  就在距離郝明漟幾十公裡外,54歲的李秀芳也在高興地聽著音樂。
  李秀芳今年租了6000多畝土地,其中小麥就種了4800畝,而現在,也正是收穫的時候。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這個收割機收完之後打出來直接就是麥粒了?
  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種糧大戶李秀芳:是,你看它比較乾凈。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殼都脫落了。
  李秀芳:對,它已經脫落,而且不用晾曬,它現在已經是幹了,它不是有一個乾濕度嘛,不能超過多少,也是在正常的範圍以內,我這個可以直接入倉。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機械化帶來的勞動力的節省,還是很多的。
  李秀芳:是。沒有機械化不敢種,1000畝都不敢種,要讓人收,那是不可能的。
  李秀芳告訴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從今年初步的夏收情況看,1畝地的麥子產量達到1000斤應該沒有太大問題,即使下半年的秋糧玉米達到正常年景,每畝地靠種糧食也能凈賺1000元,種糧食、賺大錢在她心裡並不是一個夢。
  李秀芳:如果1畝地就是(賺)1000元,種一萬畝地掙一千萬,你覺得這少嗎,真的是不少。
  1畝地1年竟然能凈賺1000元,這也引起了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的好奇,因為在當地,很多農戶種自己的地,在沒有土地租金的情況下,如果考慮人工費用種糧幾乎就不賺錢。那麼,李秀芳每畝土地每年要承擔500元的租金,同時還要拿錢請人耕種,為什麼成本增加的情況下,每畝土地每年還能凈賺1000元呢?李秀芳說,秘密就是用機械化降低成本。
  李秀芳:這麼大一個面積,我們只有兩三個人在這裡管。我們一天可以澆這4000畝地,我一天把這四千畝地可以澆完,你就是沒有雨水,用我這種設施,我永遠是高產的。
  為了降低成本,李秀芳不僅在收割和耕種方面通過聘請收割團隊實現了機械化,而種植過程中,更是實現了全過程的自動化,比如,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她從國外引進的大型噴水澆灌設備,為了購買這些設備,李秀芳一共花了1100萬元,其中250萬元是當地政府補助的,當這些設備引進之後,不僅能夠節省大量的水資源,同時,將近6000畝的農田,日常管理只需要兩三個人就足夠了。
  李秀芳:整個設備和配套設施,地下的管道、打井、蓄水池整個算下來,一畝地就是2000元左右。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成本?
  李秀芳:對,投資。但是這澆起水來太方便了,澆水1畝地1元錢。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澆1畝地1次?
  李秀芳:對,只有一個電費。然後是澆灌方法,這個半徑是474米,轉一圈23個小時,澆1100畝地。
  李秀芳也告訴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種植4800畝的糧食,每年的播種、收割如果靠手工勞動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當地的勞動力價格已經漲到了1小時10元錢,即使付出這樣的價格,也找不到這麼多的人。而現在,她每年雇佣外面的機械化種植、收割團隊,一年下來從播種到收割才只花80萬元。
  李秀芳:一個禮拜,我把這幾千畝地全部種完,甚至一萬畝地都能種完,那就上機械嘛。
  李秀芳是個敢於嘗試的人,為了提高效率、節省人工,就連平常給莊稼打藥,她也用上了普通農民想也不敢想的設備。
  李秀芳:在噴藥的時候,我們今年都用了飛機,因為飛機在這飛的時候比較空曠,你看我們把這條路都修了,這將來都是一個飛機的跑道。給飛機做一個跑道,飛機打藥,這幾千畝地可以說一天澆完,一天都打完,可能幾個小時都打完了。
  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李秀芳計劃明年就自己買一架打藥的飛機,雖然這要花掉幾十萬元,但她認為,這對自己未來要承包幾萬畝的計劃來說,飛機也是必須的裝備。
  李秀芳:國家有補助更好。沒有補助,我這麼大面積我肯定會考慮這方面,就是要自己買飛機。
  今年夏收,李秀芳靠著各種機械化裝備,不僅實現了畝產1000多斤的目標,同時也有效的降低了成本,上半年實現盈利250多萬元。她還高興地告訴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現代化的大面積種植,每畝單產要比以往農民零散種植高出30%左右。
  李秀芳:我的目標是,如果有可能,我會種10萬畝,單從糧食這一塊,只要設施跟上。
  土地流轉政策的推廣正在給我們的農業帶來嶄新的變化:以前在國外才能看到的各種收割機、旋耕機、秸稈打捆機開始出現在渭南的農田裡;1000多萬元的大型節水噴灌設備也開始陸續應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一輩子都不敢想的飛機在承包大戶眼裡也不再是問題。最為重要的是,這種變化給我們帶來了更穩定更高的糧食產量。當然,我們也不得不看到,陝西是一個缺水的省份。陝西的銅川、渭南、寶雞等地,當地水資源遠遠不能滿足農業安全生產的需要。那麼,面對這一狀況,陝西又要怎麼做才能更好的保障農業生產呢?
  土地流轉促生種糧大戶 生產責任心變強
  夏收時節,在陝西省渭南市朝邑鎮的紫陽村,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見到了46歲的種糧大戶段振華、60歲的種糧大戶成寶元和生產隊長嚴華。
  陝西省渭南市朝邑鎮紫陽村村民段振華:現在農村在城裡買房有意向的,占了70%到80%。有房,可能到你屋裡說媒的人就多,你說是不是。沒房,說媒的人就少。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要是沒房呢?
  段振華:沒房給錢。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要給多少錢?
  段振華:一般就是先給預付款。首付,最少是一間房的首付。
  老人們說,以前打工讓不少年輕人離開農村,現在結婚,嚮往城裡生活也開始讓更多的年輕人離開村莊。紫陽村1500多戶籍人口中,現在留下來的只有七八百人,村子和耕地只有靠著老人在看守著、耕種著。
  段振華:論年齡,這是最後一代農民、為什麼這麼說是最後一代農民呢?他種完以後,地沒人種了,種不動了。
  農村人口的城市化遷移,也拉開了土地流轉的序幕。生產隊隊長嚴華告訴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紫陽村一共有2000畝耕地,其中70%都已經流轉出去,剩下的30%估計在未來幾年也會進入流轉的行列。
  段振華:個別的能種,但是三五年就給你了,3年後他種不動了。
  46歲的段振華不願外出打工,也早就過了在城裡買房才能結婚的年齡,因此,他也理所當然地成了村裡的種糧大戶,今年他租了200畝地,採訪時,他剛收完麥子。
  陝西渭南市朝邑鎮紫陽村村民段振華:200畝地,應該1畝地有七八百元的(凈)利潤。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七八百元,今年應該就有14萬。
  段振華:對
  成了種糧大戶後,段振華感到很多東西都在變:收入在不斷增加,責任心越來越強,以往無所謂的事,現在也要盡心維護,比如眼前的這條水渠。
  段振華:以前都是這種土渠澆地的時候,一家一戶在河水裡面打的泵,一家一戶都是自己抽,都是土渠。一家澆完,另外一家澆,全都是草,全是荒草,長滿了。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通水嗎?
  段振華:通水,水是能通,但是浪費很大。經常像那種渠就經常跑水,就爛了,也沒人管,到用的時候才修。
  隨著村裡的種田大戶越來越多,這條20年來爛了修、修了爛的土渠,搖身一變成了水泥板襯砌的新形象,以前渠道里的荒草也不見了蹤影,段振華說,土渠不土的原因就是:它從以往大家只用不管的公家渠,現在成了種田大戶的財富渠。
  段振華:一個是這成了公司的財產了,另外是用這個提高產量,是不是。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以前可能是分散到每一家,每一戶,每一段,各家各戶可能有的種地。有的不種地,有的段荒廢了,就影響到下麵的。
  段振華:就是影響到下麵了,就是你用的你維護,你不用你不維護。現在這塊都成了合作社,都統一種的,統一種,那不是就要統一維護好。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涉及到整體的利益,將來產量,澆水方便不方便。
  段振華說,現在有兩種力量在主動維護田間地頭的水利渠道,一個是像他們一樣的種糧大戶,而另一個則是種植面積占到耕地面積一半的果農。
  段振華:一年收入十幾萬,在村裡面算不上高收入。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十幾萬還不算高收入?
  段振華:我村裡栽棗樹的多的很,十幾畝棗樹就二三十萬。一畝棗樹賣2萬3萬,這是冬棗。
  段振華說,大荔縣引進的是山東沾化的冬棗,由於氣候和土地的原因,這裡生產出來的冬棗品質並不亞於山東沾化,農民種植冬棗,一畝地的純收入可以達到一萬多元,所以當地不少棗農也都主動的維護水利渠道,保障冬棗的種植。
  陝西渭南市朝邑鎮紫陽村村民成寶元:基本上比種糧能高個10倍左右。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多少?
  成寶元:要高10倍,對,經濟效益上。
  在渭南市大荔縣地勢較低的大片河灘地,土地在流轉後基本種上了麥子、玉米等糧食作物。而地勢相對較高的村莊附近,大約50%左右的農田都已經種上了冬棗、桃、瓜果等經濟作物。採訪中,我們也瞭解到,當地政府目前也在加大對農田水利的投入,來解決潛在的農業用水風險,保障農業生產。
上一頁12下一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j73sjvyf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